关于寨卡病毒的新闻频频映入我们的脸帘,国际、国内寨卡病毒疫情的防控形势严峻,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、感染,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致。虽然我们目前尚处早春,相比寨卡病毒正在“爆炸性传播”的美洲地区而言,寨卡疫情在我国大面积暴发、传播的可能性不大,尽管如此,我国各级公共卫生、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部门已经在大力备战寨卡病毒。
    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,防控寨卡命毒的重中之重就是快速排查可疑寨卡病毒感染病例,开展预防性灭蚊运动,降低伊蚊密度,以降低或消除寨卡病毒等蚊传疾病的传播风险。对于市民而言,预防寨卡病毒最佳的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。在蚊虫出没期,穿戴浅色衣服,居家采用纱网、门窗隔离,必要时悬挂蚊帐。同时注意传水容器的清理,消灭蚊虫滋生环境。
    下面,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,防寨卡病毒利器:二氧化碳诱蚊灯。
    二氧化碳诱蚊灯不同于普通的灭蚊灯,普通的灭蚊灯只是利用光线吸引蚊虫将其诱捕或电击致死。
    蚊子是靠人体蚊子是靠人体发出的二氧化碳气息找到人的。 当它们感觉到二氧化碳气体流时立刻向这股气流飞去。二氧化碳诱蚊灯便是利用这个原理,模拟人体发出的二氧化碳潮湿气体,再配合特有的对蚊虫具有吸引功效的紫外线光波,诱使蚊子飞过来,风机搅动周围空气形成涡流,使习惯随气流而飞的蚊子随风而来,当蚊子一旦被吸进捕捉窗,那么就难以逃脱风机形成的涡流,它们会被风机的的涡流吸到捕捉器的底部,直至风干而死。对人体无害。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口岸媒介生物监测的利器。